目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化学制药板块逾80家企业已发布业绩预报,整体业绩呈向好趋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中,济川药业2022年营业收入为89.96亿元,同比增长17.09%;归母净利润21.96亿元,同比增长27.71%。该公司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司主要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市场需求大量增加。
2022年第四季度,受益于新冠感染用药需求增加,相关企业业绩表现亮眼。主营“快克”系列产品的金石亚药预计2022年盈利1.86亿元-2.64亿元,同比增长180.16%至296.89%;贵州三力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96亿元-2.17亿元,同比增长28.71%至42.5%。
人福医药、科伦药业、华海药业三家药企归母净利润预计将超10亿元,其中,人福药业预计归母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华海药业增速最高,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0%至146%。
此外,1月30日晚间,华北制药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4亿元左右,为上市以来亏损最大的一次。随后,上交所下发关于对华北制药的监管函,处理事由为对公司业绩预告相关事项发出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而亚太药业、莱美药业、德展健康已连续两年亏损,预计2022年上述三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2-1.6亿元、0.55亿元-0.75亿元、0.29亿元-0.48亿元。
产品销售影响业绩
对于全年业绩变化,贵州三力表示,前三季度,因国内疫情管控等,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增长较缓。12 月份以来,国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的需求大幅提升,公司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及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报告期内,公司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26亿元-12.44亿元,同比增长19.92%至32.49%。
除了市场阶段性需求突增,更多企业则是由于产品突破而带来盈利,尤其体现在创新药研发企业当中。上海谊众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净利润1.5亿-1.6亿元,上年同期值为-399.71万元,公司实现由亏转盈。
上海谊众表示,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以下简称“紫杉醇胶束”)于2021年末获批上市后,公司已正式开展紫杉醇胶束的商业化生产及销售工作。
同样受益的还有艾力斯,该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亿元-2.8亿元,同比增加47.14%到52.80%。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原因是公司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商业化推广稳步推进,其二线治疗适应症于2021年底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全年实现销售放量;其一线治疗适应症于2022年6月获批,进一步带动产品销量,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此外,CDMO业务也是驱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金城医药表示,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主要是公司医药中间体、CMO/CDMO业务及生物特色原料药销售收入同比实现增长所致。海普瑞也在业绩预告中提到,公司在2022年不仅加大了新订单的获取力度,而且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及提升综合效益,使CDMO业务在2022年营业收入及利润双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带量采购和医保目录调整等影响较大,多家企业表示业绩下降系受到集采等政策影响。
灵康药业指出,公司部分产品受到集采政策影响,销量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另外,近年受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药品价格整体有所下降,且由于环保成本上升,导致部分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公告显示,灵康药业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57亿元-1.9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浙江医药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减少44.67%-54.72%,原因包括主导产品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进入全国集采后销售价格和毛利大幅下降。
转型探索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开展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覆盖294种药品,除第六批胰岛素专项集采外,其余均针对化药领域。2022年开展的第七批集采中,有60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
随着化药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阶段,化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药品营销与销售成为药企重视的板块,艾力斯在2022年半年报中披露,除核心市场(约1000家医院)由公司自主经营之外,广阔市场(约1500家医院)的推广则对外授权由复星医药负责,搭建自身商业化团队的同时,充分发挥有限资源利用最大化。
哈药股份基于保健品行业与电商市场发展的洞察,新增保健品电商业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探索用户触达、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加速品牌唤醒。据其业绩快报显示,哈药股份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8.93亿元,同比增长8.52%。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早已谋划转型,投入更具前景的业务当中。
“创新”和“出海”基本上为近几年制药企业的关键词。国金证券表示,受疫情影响,2022年投融资短暂遇冷,但总体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创新药IND数量和NDA数量均有所下滑,但国产创新药IND占比保持稳定,国产创新药NDA占比进一步提升,国内进行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仍然取得增长。2022年创新药获批数量小幅下滑,处于NDA阶段的创新药有望在2023年集中获批。
出海方面,2022年12月,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将其管线中7种不同在研临床前ADC项目以全球独占许可或独占许可选择权形式,授予默沙东默沙东在全球范围内或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以外地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商业化。近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恒瑞将自主研发且具有知识产权的 SHR2554(EZH2抑制剂)项目有偿许可给Treeline 公司,Treeline 公司将获得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 SHR2554 的独占权利。
安信证券预计,2023年将是国内创新药国际化的大年,可能会有多个产品达成海外授权,多个产品实现海外上市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生产和成本控制能力,传统化学制药企业正在向CDMO行业开拓。以九洲药业为例,该公司从原料药转型做CDMO.2021年,九州药业CDMO业务营收已达23.1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也上升至约56.88%。截至2022年上半年,九州药业已承接超过700个CDMO项目。
2022年12月,九洲药业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五年战略明确将持续大力提升 CDMO 一站式服务能力,推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进程,加快多肽商业化产能建设,推动核酸及大分子等新业务的落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