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核酸检测能力半个多月翻了一番;3天完成3000多万人次筛查;集中隔离场所提前做好预案和储备……针对奥密克戎传播新特点,结合超大城市运行规律,上海正因时、因势、因情优化举措,实施切块式、网格化筛查的“新打法”。
最快速响应:24小时与病毒“赛跑”
23日凌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的PCR实验室依旧一片忙碌、灯火通明,许多社区的核酸检测样本被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里。
15名检测人员三班倒,10台设备24小时不停机。每管样本都要经过包装拆包、排管、核酸提取、扩增分析等多道工序。由于多台扩增仪同时运行散发很多热量,即使在有空调的情况下,房间温度也能达到30摄氏度。
工作人员在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数据显示,在近期的非重点区域筛查期间,上海共组织采样人员约2.5万人,设置临时采样点近1.8万个,投入4000余名检测人员全天候开展检测。包含部分重点区域在内,3天累计筛查3000余万人次。
24小时运转,已是上海目前核酸检测机构的常态。上海各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充分“挖掘”后备检测能力,协调260名员工组成“产业联军”;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紧急培训核酸检测操作人员近300人驰援检测一线。
如今,上海单日核酸检测能力已提高到单人单管190万份以上,与3月初公布的100余万份相比,翻了近一番。
网格化“排雷”:逐级缩小“包围圈”
引导牌、扫码箱、小喇叭……在上海最大的居民小区上海康城,为引导居民以楼栋为单位分时、分批参加检测,志愿者随身携带各类服务“神器”。286个楼栋、约4万居民以“运动员式”进场的方式,在服务人员的集体协助下,检测在48小时内有条不紊地完成。
3月16日至20日期间,上海对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核酸筛查。根据筛查异常人员的分布,上海多次逐级缩小“包围圈”,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切块,针对高风险的区域继续开展精准的筛查,及时将风险源管理起来,也排掉了隐藏的“雷”。
检测人员为上海康城居民进行核酸采样(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连日来新增报告阳性感染者数量的增多,便是集中筛查的反映。”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目前上海正优化“采、送、检、报”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快制快,努力跑在病毒前面”。
打法变了,但科学精准不变。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这样比喻:如果说筛查是给上海做“体检”,“网格化”的设置就相当于医生看完“CT”后对“病灶”实行精准的“靶向治疗”。
“排雷”过程中,志愿者的奉献和市民的配合成为最大助力。老年人对智能手机使用不熟悉,来自同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思同就自己编写了一套登记程序;封闭管控期间不能去医院上班,杨浦区的医务人员就自发组织起来,在雨天中为排队的居民提供服务……3月3日0点至3月21日12点,上海已招募上岗志愿者50140人,累计服务超过57万小时,人均服务11.38小时。
全流程闭环:压实防控“最后一公里”
根据新版诊疗方案,上海正加紧完善后续医疗储备,做实全流程闭环的“最后一公里”,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扩增收治床位、启用后备医疗机构。
“上海对此类场所已有相关预案和资源储备。”邬惊雷表示,目前,上海已对闵行区和嘉定区的体育馆按规范进行改建,作为对轻症、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的场所。
针对隔离点这样的“高风险源”,闭环管理措施也在从严从紧。“决不能有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表示,在加强管理隔离点工作人员方面,要求工作期间落实集中住宿、封闭管理;工作结束后再严格实行7天集中隔离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其间按规定开展核酸检测。
“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步调一致,这非常重要。”当前,“减少流动+扩大筛查”是上海疫情防控的重要策略。吴凡再次呼吁,减少流动不要聚集,配合筛查主动“亮码”,同时做好自我监测和个人防护。(记者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