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任纪舜院士参与主编的《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正式出版,图幅西起阿尔卑斯,东到马里亚纳海沟,北起北冰洋,南到爪哇海沟,为亚洲大地构造、成矿规律和资源环境研究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吾家吾国节目组主持人王宁带你走近这样一项伟大工程,探访中国地质学家任纪舜院士在其中的独特贡献。
(相关资料图)
时间的界标
1955年,刚刚走出校园的任纪舜在滇西地质考察中发现了一块三叠纪菊石,以此为开端,一种前人所未发的中国华南地区地质构造理论在他的研究中逐渐完善,着重阐发了东亚特别是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的独特的研究价值。
王宁:这是三叠纪菊石。
任纪舜:三叠纪菊石。当时在变质的砂岩页岩里边找到的。
王宁:在一片地儿,您就得反反复复地去找?
任纪舜:反反复复,就是希望在那能找到石头,地层的年代主要靠化石,到野外要确定这个地层的时代必须找到它的相应的化石。
王宁:掂在手里这锤子分量我就在想这千百锤,其实特别考验地质学家的耐心。
任纪舜:必须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就是说,这个地方必须找到,不找到这问题就解决不了,那我们在那花十天半个月在那要找,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间,胜利就到达了。
最大的底气
与其他科学家相比,野外就是地质学家的实验室,勘探记录就是他们的实验报告,一切地质研究的成果全基于此。对任纪舜院士而言,研究方向在哪里,地质锤和脚步就要到过哪里,多年来在华南地区实地科考的经验,是他不迷信、不盲从的最大底气。
王宁:那个时候您好像一直就是有一个原则,你西方可能比我研究得早,但是我也要质疑你。
任纪舜:当时许靖华先生的观点我不同意。他再一次到中国来的时候,我就专门到北京饭店单独拜访他,结果一了解,凡是他去过的地方我都去过,而且他一天跑几十公里,我是到一个地方一做就是十几天二十天,因此我相信我看得准。
王宁:因为您真正地到过这样的地方,做过仔细的研究,所以您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根有据的,这是最大的力量。
特殊的责任
“瞄准不等于射中,跟踪难企及超越”是任纪舜院士的人生信条,要做事,而且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2002年任纪舜被选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理事会成员,并获邀领衔编制亚洲第一幅带有空间数据库、海陆一体化的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国际亚洲地质图。在任纪舜院士心中,中国地处亚洲地质核心,中国科学家在描绘亚洲地质全貌的科研任务中,肩上负担着特殊而且不可推卸的责任。
王宁:为什么当时是让您来做这个亚洲地质图?
任纪舜:你看中国这一块,正好处于亚洲的核心部位,而且你看这个图,从图片的花纹看,亚洲是最复杂的一块。
王宁:是的。
任纪舜:因此这个图他认为中国人主持最合适,因为中国是占的亚洲的主体。
王宁:那整张图您编哪最难?
任纪舜:亚洲它不是孤立的,一定要把临区画出来以后,才能看清楚整个亚洲的地质构造和在全球构造相互之间联系,所以不仅编了亚洲,还把相邻国家都编进去了。我在编这个图的过程中间,实行大联合政策,就是一定要把参与这个图的国家地质都联合起来,让他们积极参与,一共开了五六次学术交流会都要讲他的地质的最新成果,都是当时来说最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