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新社香港7月6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6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帕金森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有关发现有望为预防、介入和治疗帕金森及其他脑退化病带来新方向。

中大医学院表示,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常见的脑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及早介入可减轻病征对患者的影响。“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简称RBD)为帕金森病先兆期常见的病征。

为了解“微生物—肠道—脑轴”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团队共招募441人参与研究,包括健康人士、RBD患者的直系亲属、RBD患者和早期帕金森病患者。

结果发现,RBD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肠道会出现与帕金森病患者类似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有健康促进作用的细菌减少,和促进炎症及破坏肠道屏障功能的细菌增多。

研究团队指出,此发现揭示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帕金森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甚至早于RBD症状的出现,因此通过检测肠道微生态,有望找出高风险演变为帕金森病的个案,及早预防、介入及治疗帕金森及其他脑退化病。研究结果已刊载于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通讯》。

经进一步分析后,团队发现12个微生物标记物可有效将RBD患者与健康人士区分,日后有望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筛检,以辨别特异性的肠道微生物特征,找到患有RBD和处于帕金森病先兆期的个案,及早介入以减低他们演变成帕金森病的可能性。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系主任荣润国认为,今次跨学科研究进一步确定在帕金森病发病,甚至是其先兆期的RBD出现前,患者已出现肠道微生态失衡。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的方法,例如益生菌和益生元等,有机会可及早干预、预防或治疗帕金森及其他脑退化疾病。(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