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表示,这与国家持续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不无关系,近年来,“房住不炒”一直是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设置“三条红线”更是扼住了房企的资金命脉。“预计后续险资将进一步减少对传统地产行业的投资。”杨帆称。
数年的“蜜月期”后,伴随房地产调控的深入,眼下险企与房地产双方正频频上演“分手”戏码。
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到,过去半年,泰康人寿、大家人寿等多家险企密集减持地产股,泰康人寿甚至不惜“割肉”也要清仓。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险企重仓了66亿股房地产股,与2020年末相比直接减少了超4亿股。
保险业内专家杨帆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对地产行业的调控,我国新增人口锐减(如2021年我国仅新增48万人),严控新增货币流向地产领域、市场热钱不多等原因,地产发展的黄金时代已过,无法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险资投资地产也难以为继,预计后续险资将进一步减少对地产行业的投资。
仅入局一年多泰康“割肉”减持阳光城
近期,泰康清仓式转让、减持阳光城一事再度引发公众关注。2月上旬公告显示,泰康人寿根据公司资产配置需求和相关投资决策,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减持阳光城股份,拟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99%,这几乎是泰康人寿持有阳光城的全部股份。
更早前的2021年12月,泰康养老已通过大宗交易减持阳光城2%的股份,同时,泰康人寿、泰康养老与泰禾建材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出7.41%的股份,单价仅为3.05元/股(含税)。
这距离2020年10月泰康受让阳光城股份仅过去1年多,彼时,泰康以33.78亿元受让阳光城13.46%的股份,单价为6.09元/股(含税),其当时的入局主要基于看好阳光城未来长期发展潜力,以获得上市公司稳定的股息分红,分享长期价值投资收益。
的确,当年阳光城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还不错,同比增长34.60%、29.85%,但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日益升级,该房企业绩出现“变脸”,2021年预计亏损45亿元~58亿元,股价也节节下跌,截至2月17日收盘,阳光城股价仅有2.63元/股,已不足当时泰康受让股价时的一半,若不考虑分红及业绩承诺补偿,泰康的这笔投资亏损超10亿元,妥妥地“踩雷”了。
有业内人士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泰康的投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按道理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泰康为何选择减持阳光城?后续如何布局房地产投资?截至发稿公司方面并未给出回复。
从“蜜月”到“分手” 过去半年险企密集减持地产股
实际上,泰康减持阳光城只是险企逐步退出地产股的一个缩影,过去半年,多家险企抛售地产股。
如大家人寿大幅减持金地集团,据统计,自2021年9月份起,大家人寿已经六轮减持金地集团,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5%,累计套现约70亿元,而此前,大家人寿曾是金地集团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20.43%,不仅如此大家人寿去年底还两度减持金融街,持股比例从14.1%降至10.11%。
另外,去年中国人寿也减持了万科A、招商蛇口;和谐健康也减持了金融街;君康人寿也减持了首开股份等。
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险资仍重仓万科A、华联控股、金融街、金科股份、铁岭新城、保利发展、华夏幸福等15只地产股,总计持有66亿股,与2020年末相比直接减少了超4亿股。
这与房地产风光时期时险资的“蜂拥而入”形成了鲜明对比,2014年,监管部门开始实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将险资投资不动产的比例提高至30%,险企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得到松绑,他们多次斥巨资投资相关领域,举牌上市房地产公司,最典型的莫过于2015年的“宝万之争”,2016年年中,克而瑞统计发现,至少有54家A股上市房企被险资重仓持有,是如今的近4倍。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过去几年我国房价涨势较猛,具有稳定现金流、估值较低、收益稳定的龙头地产公司理所当然成为险资投资的优质标的。
中华保险研究所所长郝联峰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房地产长期投资收益率是比较高的,以美国过去200年为例,房地产投资收益率(含房价上涨和租金收益两块收益)高于名义GDP增长率。而保险公司除了自住用房外,很难大规模投资房地产,这就使得部分险企转向配置估值偏低的房地产行业股票、股权。
“房住不炒”调控严峻险资可能进一步减持地产股
险资与房企从“蜜月”到分手,出现如此大的态度转变,原因何在?郝联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最近几个月,多家地产上市公司公告险企减持股票,但股票市场上有买必有卖,买卖必相等,有险企减持地产股,就必然有投资者(包括险企)增持地产股。过去几年,部分险企在地产行业上配置比例偏高,地产行业的基本面出现了某些变化,行业配置相应调整是正常的。
但也有专家表示,这与国家持续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不无关系,近年来,“房住不炒”一直是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设置“三条红线”更是扼住了房企的资金命脉。“预计后续险资将进一步减少对传统地产行业的投资。”杨帆称。
“目前,随着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米和房价上涨动力减弱,政策反复强调房住不炒,部分险企会降低房地产行业资产配置,转而寻找新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兼顾的行业,或兼顾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创新产品(如可交换债)。” 郝联峰称,“后续,不同的险企,在地产行业的投资策略可能不同,过去超配地产行业过多的险企,可能不再增持,甚至减持地产,而过去低配地产行业的险企,在房地产指数连续几年下跌的情况下,则有可能逐步低吸。”
养老地产或成新方向多家险企已在布局
其实,近几年,地产都是险企投资的重点行业,仅次于金融业,未来,若险企减少对房地产的投资,余出的资金将会投向何方?
杨帆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预计后续险企将转而投向养老地产等新兴领域,一方面,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口剧增对养老服务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养老与保险业务有着天然连接,险企能更好切入,并且,险企与养老地产需要长周期投入及长期稳定收益的属性更相匹配。
目前来看,泰康、平安、大家保险、太保人寿等多家险企都已布局养老地产,比如泰康已在全国24城布局了共27家泰康之家养老社区;2021年5月份,平安也宣布切入高端综合康养社区;2022年,大家保险也推动其“城心医养”社区落地南昌和天津,这是继北京朝阳、友谊、阜外社区之后,大家保险的第四和第五家“城心医养”社区。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