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驱动创新,产才深入融合,畅通人才“下沉”渠道,创优人才发展生态……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湖北将通过发挥湖北科教、人才、产业等比较优势,为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人才支撑。
未来五年,湖北将推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制造强国高地、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产业集群。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无论是完成目标任务还是实现方法路径,都需要人才先行,可以说人才建设是湖北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在解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炜指出,湖北将一体推进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以人才链的“强”、政策链的“实”、资金链的“稳”,激发创新链的“活”,支撑产业链的“优”,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湖北党代会报告指出,力争5年内集聚50名战略科学家、500名科技领军人才、25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湖科学城是湖北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载体。东湖科学城的建设,既要注重吸引顶尖的科学家及其团队,也要注重自主培养优秀拔尖人才。
在培养人才方面,探索将科研人才、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等科研资源与人才培养工作相融合的新机制,形成与顶尖科学城相匹配的新型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
在引进人才方面,应充分发挥东湖科学城的平台优势,面向湖北省、武汉市科创领域亟需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关键核心人才,建立市场化的人才发现和引进机制,通过“柔性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广泛吸引集聚国内外高端研究人员和研究团队。
引才、育才是为了高质量用才,推动产才深度融合。王炜表示,湖北将突出汽车制造、智能网联、光电、芯片、北斗、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氢能、储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等未来领域,分类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形成高效协同的产才融合机制。比如重点围绕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5年内要引进和培育5000名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围绕全国数字产业高地,5年内要引进和培育2000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袁志明也强调,湖北必须集中政府、国立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龙头企业等多种创新资源,打破不同主体间的壁垒,打破科技创新“单位化藩篱”。强化院地合作、院企联合,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高质量发展链条。
新时代的人才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生态的竞争。未来五年,湖北还将重点推进“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改革,承接做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国家试点,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的制度环境。
此外,围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湖北将引导人才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畅通人才“下沉”渠道,支持鼓励科研人员按规定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在职创办企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驿站”,为到基层一线创新创业的人才提供服务,建立更多科研开发平台、项目合作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吸引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