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6月24日至25日,天津举行了主题为“智能新时代:数字赋能智赢未来”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这是2017年以来天津连续6年举办此项活动。在过去五届大会上,天津以会兴业推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与国家部委、高校和国内外重点企业签署563项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额达4589亿元。

为帮助智能科技产业“造血”,天津百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和千亿元级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持续发力,近4年支持项目2700多个,投入资金50多亿元。

一批新的“津门造”加速走向产业化。近日,在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工业区10米高空中,国家电网天津滨海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带领创新团队研发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仅用1个小时就完成剥除导线、牵引入槽、锁紧固定等工序。目前,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升级至第四代,在全国20个省份推广应用。

一批传统“津门造”借助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谋求智慧升级。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集装箱码头上,自动化场桥将抓取的集装箱精准放到时速可达35公里的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上。整个“智慧码头”作业一气呵成,看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尹继辉介绍,“十四五”时期,天津着力深化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推进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联合打造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今年将新增100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支持2000家企业上“云”,不断提升制造业数智化赋能水平。同时,持续推进千兆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工程,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推进5G全域示范应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