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外卖平台的热词少不了“保供”。这一年,疫情反复,线上配送压力增加,外卖平台既要做好运力调配保障及时送到,又要联合商家共同做好物资供应,做好“有货可送”,同时“智能配送站”“外卖智能取餐柜”“智能安全头盔”给安心配送上一把锁。

数据显示,我国外卖行业一年能消耗数亿个餐盒,这也激发外卖平台不断实施减碳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2022年,外卖平台的外卖封签新规实施,探索“绿色点餐”减碳实践,鼓励商户提供小份餐食,让绿色成为外卖行业发展底色。


(资料图)

外卖封签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根据规范,在外送食品的打包环节,商家“应使用外卖包装封签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等密封方式,封签、外包装袋口在开启后应无法复原”。

外卖封签成为保证送餐过程食品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目前外卖封签基本已经形成餐饮门店共识。

保供

2022年,疫情给外卖运力配送及物资保供带来压力。在北京、上海等地保供中,外卖平台多举措保障配送,联合商超等加大备货量,开通保供快速通道,增加骑手运力储备,设置“疫情关怀金”,开启“城市守护者支持计划”等,让民生物资保供不掉链。

由于疫情等因素,2022年末,线上购药需求激增,美团买药新增“发热问诊”科室,与全国超千家三甲医院医生合作,提供24小时问诊及送药到家服务。饿了么买药联合北京2000多家药店,加大防疫药品及防护物资供应,提升买药配送优先级、扩大配送范围,加大基础病常用药备货量,启动“防疫助老”专项计划,保障用户24小时可在线购买急用及常备药品。

小份餐

随着反对食品浪费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小份菜成为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选择。2022年过年期间,外卖平台联合餐饮企业,推出小份年夜饭套餐、小家庭套餐,一人食外卖也受到热捧。

外卖平台积极助推小份餐。2022年9月,饿了么联合制定外卖行业“小份餐”碳减排计算标准,消费者下单符合低碳的“小份餐”将获取碳积分(减碳量),激励消费者源头减量。12月,美团外卖计划在北京先期试点,向商家免费投放小份环保餐盒,推动商家上线小份米饭,倡导节约。

减碳

从增加“无需餐具”选项到鼓励商户提供小份餐食,从探索塑料餐盒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到研发环保餐盒,“绿色点餐”减碳实践成为外卖平台的新探索。

美团2022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推出“青山计划”以来,已有超过2亿用户使用“无需餐具”功能,5年累计孵化并投放30款共计191万件绿色包装制品;规模化回收项目已收集塑料餐盒超过5400吨,减碳超过7000吨。饿了么自2017年上线“无需餐具”选项以来,截至2022年11月,“无需餐具”订单已达13亿单,相当于减少使用6000多吨木材、3000多吨塑料。还通过产品和技术改造实现路径优化,为骑手缩短了总量达20%以上的路程。

即时零售

“本地门店+即时配送”为特征的即时零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这让以往以餐饮外卖为主的即时零售,不断拓展到“送万物”的配送新场景。科技零售门店、便利店以及小百货店早餐、下午茶和宵夜品类的中小商家,也主动融入平台线上业务,本地实体消费增长潜力被进一步激发。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平台上便利店、超市的交易量分别同比增长27.9%、62%,夫妻小店订单量同比增幅达125%。此外,即时零售消费新场景升级探索中,饿了么与抖音联合推出的“即看即点即达”已在江苏南京试点上线,并逐步在其他城市推广。

共享用工

2022年“五一”期间,北京市餐饮企业暂停堂食服务,转为外卖服务和到店自提,外卖平台在京开通餐饮商家上线外卖的“绿色通道”,不少餐饮门店加入共享用工模式,老板和员工体验骑手工作,帮助缓解配送压力。11月,北京线上买菜订单激增,200名在京餐饮员工“跨界支援”美团买菜分拣、搬运等岗位,保障民生物资供应,再次助力缓解配送压力。

无接触配送

无接触配送是近两年线上平台配送的热词。外卖平台加快智能取餐柜的研发与铺设,启动“无接触安心送”服务。截至目前,饿了么智能取餐柜在北京已覆盖各主要城区以及核心商圈,平台超过九成商户开通“无接触配送”。美团在北京部分核心写字楼、学校及住宅公寓铺设具有保温和消毒功能的外卖智能取餐柜。智能取餐柜实现了骑手扫码放餐、用户扫码取餐的全程无接触配送。

智能配送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美团推出的智能配送站、无人配送车、智能安全头盔等悉数亮相。其中,智能配送站可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调度、柜体与机器人自动化接驳、物品的无缝传递和机器人室内高精定位、避障等自动化配送功能。其无人机配送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累计订单超10万单。

2022年12月的蓝骑士节期间,饿了么发布新款智能电瓶车,开放提升听障骑手体验的无障碍技术专利,协助骑手更好工作。此外,美团与饿了么今年还相继研发推出“智能安全头盔”,保障骑手安全配送。

新京报记者秦胜南

(文章来源:新京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