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9日,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湖北武汉经开区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融合创新、绿色发展——打造中国汽车产业新生态”。其中,在6月27日下午举办的“汽车强国目标下的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建设”战略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发表演讲。
在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特殊而又关键的时期,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安全可控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和创新生态,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借此机会,谈几点体会。
】
大家都知道,汽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国际化程度高,某个地区的相关企业出现供给不足甚至暂时停产,都会对产业链安全稳定带来较大挑战。今年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对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迅速采取行动,组织搭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协同上海、江苏、吉林等工信部门攻坚克难,累计推动解决企业物流运输和复工复产问题6000多批次,同时积极引导上游原材料价格理性回归,着力保障汽车芯片生产供应,营造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汽车和零部件企业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努力将疫情等影响降到最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已经畅通稳定,整车生产全面恢复。根据机动车出厂合格证,6月1—26日,15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累计产量168.4万辆,同比增长15.9%,较5月同期增长48.3%。与此同时,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稳定汽车消费、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5月底,国务院研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明确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等政策;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大汽车消费支持的政策,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上述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将再创佳绩。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当前形势下,召开此次供应链大会,搭建上下游沟通交流平台,对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供需两侧发力”思路,锚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大势,兼顾效率与安全,不断增强供应链产业链韧性,推动新型产业生态构建,努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持续加强行业运行情况监测预期,及时发现产业链供应链问题,加强汽车芯片保供和动力电池原材料稳价工作,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
关于汽车芯片保供。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汽车产业受到芯片供给不足影响。近期,随着国内散点疫情得到控制,整车生产加快恢复,汽车芯片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多数企业反映订货周期长达52周,短缺芯片的品类也相对较多。前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牵头成立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强化央地工作协同,加强整车、零部件和芯片企业之间的供需对接;实施汽车《公告》管理便企服务措施,促进替代产品装车应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汽车芯片囤货居奇、哄抬价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多措并举提升生产供给能力,保障汽车产业平稳运行。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关注汽车芯片供需情况,进一步畅通芯片产供信息渠道,完善上下游合作机制,支持行业企业自愿进行库存调配、产品拆借等;梳理急需汽车芯片产品清单,引导整车、零部件和芯片企业协同创新,支持芯片企业加快扩充产能、提升供给能力;编制发布汽车芯片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完善第三方检测服务能力,研究设立汽车芯片专用险种,进一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关于原材料稳价。2021年起,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进而引发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连带涨价。前段时间,我们会同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会、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遏制了碳酸锂的价格上涨趋势,但目前锂资源仍处于高位运行,同时钴、镍以及石墨负极用的石油焦等原材料也在大幅涨价,给企业生产运营带来很大压力。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三个方面做好动力电池资源材料保障工作:一是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通过签订长期协议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协同应对资源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二是加快推进国内资源开发利用,指导地方主管部门做好相关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工作,持续提升国内资源供给水平,同时支持龙头企业按照国际规则联合开发海外资源;三是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制定锂等再生原材料标准,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更多可回收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角度,我们将持续用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数字工信”运行监测平台,加快汽车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发挥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运行监测中的积极作用,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动态监测,同时积极推动实现部门相关数据共享共用,夯实行业管理的数据基础。组织制定汽车产业链全景图、汽车芯片产品图谱,摸底掌握国内相应技术和应用发展动态,支撑推广应用、技术攻关、产能提升等工作开展。
面对近期的疫情散发、供应紧张、复杂国际形势等突发情况,行业企业也要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在现有供应链体系中建立有效的监测能力,及时识别供应环节风险隐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和数据透明化,适当建立关键材料、芯片等物料的库存储备,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应对突发情况能力。
三是构建智能化新型生态。
关于加大充换电设施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配合国家能源局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意见》,加大高速公路、居民小区、单位内部等充电实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充电运营企业平台建设及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组织试点城市加强技术研发、开展示范应用、优化产业生态,加快换电技术标准制定,建立换电汽车监管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
关于车用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灵魂”,是未来汽车产业软硬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国内外整车、零部件和互联网等企业纷纷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布局。我国车用操作系统发展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企业协同不够、软硬件匹配不足、测试评价能力缺乏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行业机构,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突破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域控制器、核心元器件等关键技术,引导联合攻关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推动建立产业应用生态,逐步提高操作系统应用比例,加快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
关于车路协同发展。随着汽车网联化、智能化加速融合发展,车路云融合发展路径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普遍共识。世界各汽车强国纷纷加速车路协同发展路径探索,美国交通部持续发布《ITS战略规划》五年计划,欧盟组织行业联合编制《协同式智能网联出行(CCAM)路线图》。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凝聚中国实践共识,丰富“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内涵,组织编制车路云融合发展推进方案,明确新的发展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同时组织开展车路协同C-V2X发展路径研究,推动建立支撑C-V2X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大5G基站、联网终端等部署力度,进一步形成发展合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