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受宏观大环境等因素影响,整个SaaS行业发展较为低迷,以头部企业Salesforce为例,截至美东时间11月15日,其股价已从2021年12月31日的311.75美元跌至162.07美元,跌幅高达48%,总市值1620.70亿美元。
国内SaaS概念股更是持续走低,截至发稿,中国有赞(08083.HK)股价0.159港元,总市值29.29亿港元;微盟集团(02013.HK)股价4.86港元,总市值123.9亿港元;金蝶国际(00268.HK)股价14.76港元,总市值512.93亿港元。
(资料图)
针对于中美SaaS公司之间的差距,安永大中华区TMT行业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张伟雄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主要因为国内企业的IT消费模式与海外不同,国内大型企业有预算但比较喜欢做定制化开发,中小企业能接受SaaS的交付模式,但又出现消费意愿弱和生命周期短的情况。
近日,安永发布《中国企业级SaaS上市公司2021年财务绩效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分析2021年财务绩效显示,中国企业级SaaS获客成本和研发投入较高,盈利依然艰难;但公司收入持续增长,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相对稳定。报告认为在综合政策推动和社会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级SaaS公司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极具增长潜力。
利润端阵痛待缓解
报告显示,中国SaaS公司的获客成本和研发投入较高。具体来看,大型企业青睐“定制开发+服务”的传统模式,而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SaaS赛道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从“技术密集”转为“人力密集”;这导致中国SaaS公司的获客成本偏高。SaaS行业竞争激烈,现有公司需持续迭代更新技术平台或研发新产品,进而研发费用率在过去三年持续走高,2021年达到了24.9%。
基于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中国企业级SaaS公司平均净利润率为负数,2021年净利润率继续下探,盈利依然艰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国内SaaS公司为了求生存谋发展,进行持续的市场拓展和研发端投入,预计在收入达到可观的规模之前,利润端的阵痛将会持续。
近日发布的有赞2022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为止的9个月,有赞收入10.9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6%,收入下滑主要因为订阅解决方案收益的减少;经营亏损5.1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8%。在由订阅解决方案、商家解决方案和其他收入三部分组成的收入结构中,作为主收入的订阅解决方案主要包括SaaS产品的订阅费及该商家通过SaaS产品与消费者进行的超出预先规定的交易数量门槛所支付的每笔交易云服务费。该部分收入下滑明显,今年前三季度,该部分收入6.6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4%,主要是由于云服务收益由去年同期的7770万元减少至今年的3594万元,以及SaaS产品的订阅费减少。
安永大中华区TMT行业审计服务合伙人顾建东表示,过去SaaS企业年均利润率下降更多是宏观环境导致的大厂商和中小厂商缩减IT方面的预算。后续随着疫情的好转,以及国家数字化转型需求,预计整个SaaS行业营收增长,毛利情况将陆续好转,特别是随着收入增长,成本摊薄效益将得到改善,毛利提高之后盈利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国内行业趋于成熟
国内SaaS行业近些年火爆的原因多元,安永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从产业政策的角度来讲,行业迎来红利期,主要体现在各地的政府政策都会强调加快企业上云,很多政府也会出台鼓励政策,包括新基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此为政策红利。
其次是基于客观的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既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的肥沃土壤,也包括在目前疫情背景下,移动办公和在线办公的兴起,催生SaaS行业的发展。结合IDC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24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发展仍处于起飞阶段,年增速不低于30%,但增速渐缓,市场将逐渐趋于成熟。
国内SaaS模式相较于美国已然成熟的状态,中间在产业落地、消费者接受度、技术承接等多方面仍有差距,但如今伴随云原生技术的发展,国内SaaS产业或将等到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张伟雄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内新兴技术如云原生和低代码在分布式部署与软件开发上带来创新的商业价值,相信应该会促进企业客户在未来采用SaaS的解决方案。
张伟雄表示,整体来讲,大环境之下,SaaS企业未来面临的挑战估计还是很多,但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未来几年将逐渐趋于成熟,这一趋势集中体现在围绕中小企业的成长性需求、细分领域产品爆发式增长以及行业生态协同化发展三个方面。中小企业信息化渗透率空间巨大,通过SaaS可以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信息管理需求,并能够以相对可控的成本开展数字化转型。未来中小企业将成为企业级SaaS厂商重点关注的客户。
安永报告指出,数字化时代中的IaaS、PaaS和SaaS三者未来将会走向融合。张伟雄给到SaaS企业五点建议——作为SaaS厂家最重要的一环,需重视低端客户价值;产品要多元化发展,深耕某个行业某个商业场景,匹配专家团队;在产品之外提供服务,尤其是后期的产品培训与运维;发展并购业务;在目前的订阅付费模式之外,探索多元盈利模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