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在地球上存活近5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至今仍保留原始相貌,堪称流淌蓝色血液的“活化石”。
实现精准保护,需要不断深入了解“鲎”的家底。日前,2021年度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幼鲎调查结果公布:在全国25个调查站点中,广东遂溪栖息地调查点中华鲎幼鲎样方覆盖率57%,样方幼鲎密度超全国平均样方比例57%,两项指标均全国排名第一;单位样方幼鲎最大密度指标,广东遂溪调查点中华鲎幼鲎达17ind./100㎡,样方幼鲎平均密度2.2ind./100㎡,该两项指标位居内地沿海第1名。
遂溪中华鲎栖息地调查点多项第一的成绩,切实反映出遂溪具有中华鲎繁育和成长的良好环境。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提醒公众,需要重点保护好中华鲎为数不多的净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方日报记者傅晓冰
通讯员王思婷
遂溪是鲎的天然产卵场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沿海不少渔民拥有“邂逅”中华鲎的美好记忆。
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中华鲎的数量急剧下降。2019年中华鲎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正式更新为濒危(EN),2021年2月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颉晓勇表示,目前中华鲎全国整体性资源量明显衰退,粤东、福建、浙江海域等多地已难觅中华鲎自然种群的身影,相对而言,北部湾海域中华鲎密度较高。
2000年,湛江就在遂溪建起中国第一个鲎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海滩干净整洁,水质清澈,与蓝天交相辉映,犹如一座明镜。多年前,颉晓勇和团队来到此地,开展中华鲎资源和栖息地调查,从那时起,每年他都会和团队成员到遂溪周边沿海镇了解中华鲎保护情况。
2019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鲎保护课题组对广东省6个鲎保护区幼鲎资源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遂溪中国鲎保护区和徐闻圆尾鲎保护区发现有幼鲎分布,另外4个保护区鲎资源几乎绝迹。
为什么要保护中华鲎?其一,中华鲎在漫长历史河流中繁衍生息,保留原来样貌,彰显物种的独特性;其二,鲎的血液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生物活性可抗菌、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是鲎试剂的主要成分……
在颉晓勇看来,鲎是一种冷门的研究对象,鲎保护话题难以被社会关注,而加入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让自身团队在环北部湾海域认识更多有共同志向的人群或公益组织,凝聚成保护的合力。
颉晓勇认为,鲎保护是一个不太容易被社会公众关注到的事情,加入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能够在环北部湾海域找到有共同志向的人群或公益组织,“我们主要调查广东省的鲎资源情况,北部湾的海湾条件适合中华鲎成长,且中华鲎活动范围较小,遂溪也是中华鲎的天然产卵场。”
鲎保护需更多人参与
从事水产研究的颉晓勇将更多精力花在研究鲎群体上,了解鲎背后的社会价值。在针对环北部湾幼鲎栖息地开展研究时,他透露,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发现水产养殖、港口建设和赶海等人类活动对于鲎的栖息地破坏力很大。营养位置分析显示中华鲎在自然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在已然濒危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科学的保护措施。生态位分析显示中华鲎幼鲎可作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指示物种,建议以中华鲎为旗舰物种开展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宣传。
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负责人梁爱洲与颉晓勇的想法不谋而合,十几年来,梁爱洲致力于鲎的人工培育工作,他说:“遂溪整体的海滩条件较好,适合鲎的生殖繁育。我们在这里对鲎苗增殖放流后,跟踪调查发现人为因素对鲎的影响较大。”近几年来,梁爱洲参与修复北部湾鲎资源的项目,在遂溪海域多次开展中国鲎苗增殖放流活动,每次放流约50万尾鲎苗。
今年6月18日,中国首个“鲎保护社区”落户湛江硇洲岛黑石屿,以社区模式联合多方力量参与鲎保护事业。作为鲎保护社区的推动者和参与者,颉晓勇认为,渔民可以成为当地保护鲎的主要群体,社区建立后通过组织渔民孩子一起参与海洋保护的活动,帮助他们树立环保理念,“鲎的保护需要更多本地人参与,未来我们希望在遂溪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来做这个事情,开展高效科普,让更多人知晓食鲎是违法的,误捕鲎要转交给救助机构。”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丁鑫博士长期从事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研究工作,他所在的团队十分关注中华鲎的保护。2019年在湛江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中,将遂溪县中华鲎主要分布区整合优化为“湛江遂溪中国鲎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相继开展了该保护区的范围与功能区勘界、综合科学考察与总体规划编制等工作,明确了中华鲎的保护范围,提出了加强中国鲎的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科普教育、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我国鲎资源的重要保护地。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