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是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项目全过程管理简政放权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其作为该项目共建单位,以市财政每年投入140万元为引导,学校每年投入1140万元参与到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

“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模式是广州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措施之一,为广州首创。2020年,广州市科技局联合在穗高水平大学、登峰医院及社会组织共同出资设立了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

近年来,广州在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做好“加减乘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科技创新赋能老城市新活力。

市校联合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基础研究

在暨南大学,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有一套创新模式。“因为是属于‘放管服’改革项目,我们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自行制订方案。学校设立了多种项目支持类型,包括医学+X交叉项目、自由探索项目、学术带头人培育计划项目等,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科研人员,提升我校原始创新能力。”暨南大学科技处朱星谕介绍。

也就是说,暨南大学先筛选出一批符合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学科建设需求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通过两年培育,让这批科研项目更加成熟,力争涌现出新成果、培育出更多科研人才。

“与传统申报项目方式相比,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因对本校老师的科研基础、研究水平较为了解,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从而把有限的科研资金用到刀刃上,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朱星谕说。

实施以来,该模式在带动暨南大学学校学科建设全面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截至目前,学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总数增至13个,数量位列广东省高校第2位。2021年,陆伟刚教授和李丹教授课题组、尹芝南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先后刊发在《自然》杂志上。

朱星谕透露,学校计划在原有分类支持基础上新增一个原创探索计划培育项目,重点支持“从0到1”的原始创新。通过“放管服”改革,让老师们拥有更大自主权,有底气、有信心沉下心来探索。

“2021年,广州投入市财政经费1934万元,撬动共建单位配套投入超1.38亿元。预计5年市财政经费投入近1.2亿元,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超8.5亿元。”广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减乘除”推进“放管服”改革

如果说,创新与试点并举,在改革举措上做“加法”,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那么,松绑与激励并行,在经费管理上做“减法”,则彻底“松绑”了科研经费使用,让科研人员不再被经费使用困扰。

2020年6月,广州首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在基础研究领域启动。这项改革充分赋予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的支配权,取消项目经费具体科目预算,所有项目经费由项目负责人按规定自主用于项目研究。首批“包干制”试点惠及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达1993个,涉及财政资金近1亿元。

“此举起到了经费使用监督作用的同时,极大减省了科学家花在财务报表上的精力。”一位高校科研人员大大点赞。

与此同时,广州遴选支持一批基础研究优势明显的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下放组织单位”,充分赋予各组织单位遴选立项、全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权限,允许自主管理项目。率先探索试行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通过“负面清单”设置“红线”,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各机构自主科研活动的干预。

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多次表示,广州的科技创新路径为“从科学到技术到产业”;创新模式则以“科学引领产业”来实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通过基础性研究,从源头获取发展新动能。

为了加强源头创新,广州下了功夫。除了“加减”法,广州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包括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办理“零跑动”,率先大幅缩短工作许可审批时限等。同时,在监督管理上做“除法”,取消对单个项目的微观管理,转为考核高校科研院所的整体宏观绩效;建立科研诚信承诺、审核、信息共享等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市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科研诚信管理;把勇闯无人区的探索与故意违法违规行为区分开来。

科技改革释放新动能。《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穗深港创新集群”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2位。广州市“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从2018年第25位跃升至2021年第14位,国内城市排名从2015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4位。

(记者 叶 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