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会议开始前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采访。
会上有记者提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云南的显著特征,作为一位从事线虫防治的专业者,您是否可以跟我们聊一聊怎样用绿色健康的方式保护和利用好我们的生物资源?
张克勤介绍,线虫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无脊椎线形的蠕虫,别看它小,它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线虫种类很多,仅危害作物的线虫就达几千种,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据统计,每年在全球造成了农作物损失达1570亿美元。线虫已经成为农作物的第二大病害,感染了线虫的作物,根上会形成很多肿瘤,也被称为作物的癌症,它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减收。怎样防治作物线虫?全世界目前主要靠化学农药,由于土壤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大剂量使用化学农药才能保证效果。这样一来不但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它还有部分残留在作物中影响食品安全。怎样逐步替代高毒性的化学农药,找到一种绿色、安全的生物防治线虫的方法,就成为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
张克勤表示,谈到生物防治,云南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占全国4%的土地面积上,拥有了占全国50%以上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所以云南也号称是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微生物王国。
“我们历时30年,踏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建成了防治线虫的微生物资源库。”张克勤说,但是要高效地防治线虫,光有资源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研究清楚微生物、线虫、作物三者的相互关系,才能够精准防治它。线虫很聪明,作物播种前它就睡觉、休眠,随着作物的生长,它会感受到作物上分泌的特定化合物而精准定位,快速移动,找到作物最幼嫩的部位成功侵入。最终,通过一些机制的理论突破,团队成功开发了生物防治线虫的产品,获得了农药登记证,并且实际推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