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联系相关单位,准备带着种子到海洋更深处开展实验。”3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钱前院士所说的是他的一个奇思妙想,让种子随着科考“潜”到深海,探索深海环境是否也如太空般,能为品种选育带来新惊喜。而这些科研探索的“孕育源头”,则是中国种业界谁也绕不开的地方——海南南繁基地。

这一基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育种事业开启,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服务于育种专家利用当地典型热带气候资源进行加繁代工作。

如今,这个“老革命地”迎来新变化。

“我们部署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依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打造南繁‘硅谷’,将南繁基地升级,包括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精准分子设计育种台等。同时,多个面向未来的大型科研设施正陆续建成和使用。”海南省科技厅厅长谢京说。

造一个圃,为育种创新积累原始素材

,钱前院士有了新牵挂,便是不久前移栽到地里,从各地收集而来的野生稻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种在了他牵头打造的三亚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里。“现在已移栽从世界各地收集的优质稻种资料一万份。”

野生稻是水稻种质资源天然的基因库。它们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压力下,积累了诸多优良状决定基因,是新基因挖掘和种质创新的重要基础材料。袁隆院士杰出科研成就的基础和源头之一,就有一颗“野败”的突出贡献。

据悉,该资源圃建成后保存能力有望达4万份,入库保存中国现有野生稻资源25752份。“资源圃的中国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以标准群体遗传学方法进行采样,能够保证材料间的差异和群体完整,有望满足未来50年种业产业和科技创新需求。”钱前院士说。此外,他还表示,团队正努力恢复1970年11月袁隆院士团队发现海南野生稻不育株(“野败”)的自然生态环境。

建系列共享台,培育育种协同创新生态

种质资源收集是前提,高质量协同创新是关键。除了资源圃,在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和海南省的快速推动下,为各地大联合和大协作搭建的系列科研公共服务台,也将陆续发挥功能优势。比如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承担着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畅通种质资源引进中转通道,从源头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任。

以“生物安全”为主题的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与中转基地大科学设施建设,也已进入规划阶段。我国第一个生物育种专区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已具备试运行条件。

此外,备受关注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由海南省政府投入建设,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实验室已建成大型仪器共享台、种质资源分子鉴定台、植物组培转化台、人工气候室等,并已投入正常使用。实验室通过全球招聘和设立“项目博士后”课题,现在已有多个团队陆续进驻,多项科研成果高效产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