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倩)《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日前正式印发实施。为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我省实际,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0%,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19.73万吨、0.98万吨、7.38万吨和4.99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有力,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资料图)

开展12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方案提出,要把节能减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优化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方案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聚焦重点领域、行业、环节节能减排工作的主攻方向,部署开展12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分别为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节能降碳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绿色高效制冷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和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推广工程。

其中重点行业包括火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要全面推进节能改造升级和污染物深度治理。积极推广一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实施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提升。“十四五”时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满足国家下达目标要求。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烧碱、陶瓷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

城镇节能方面,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增岭南特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2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面积26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1000兆瓦。

交通物流方面,要建设一批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完善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布局及服务设施,降低清洁能源用能成本。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城市新增、更新的公交车全部使用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车,各地市新增或更新的城市物流配送、轻型邮政快递、轻型环卫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80%以上。其中特别提到,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铁路、水路大宗货物运输量较2020年大幅增长。

作为绿色转型基础,能源方面则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在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前提下,稳妥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转型升级,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格局。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32%左右。

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

“两高”项目

方案从9个方面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为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坚持节约优先、效率优先,严格能耗强度控制,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完善能耗双控指标设置及分解落实机制。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纳入全省及地市能耗双控考核。有序实施国家和省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支持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建设。

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形成有效减排能力。优化总量减排指标分解方式,将国家下达的重点工程减排量分解到各地市,污染治理任务较重和减排潜力较大的地区承担相对较多的减排任务。完善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和台账管理。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建立在建、拟建、存量“两高”项目清单,依法依规开展评估检查,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减排潜力。严肃财经纪律,指导金融机构完善“两高”项目融资政策。

完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电价、水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

完善市场化机制。积极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培育和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广能效电厂模式。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规范开放环境治理市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强化能效标识管理制度。

此外,方案还提出要强化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源头把关;健全法规标准,制修订一批主要用能行业和领域的能效标准和耗能设备能效标准;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还要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