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对于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而言,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此次我最关心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方面的话题。”林罡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他所在的四川银行,正是国内中小银行改革的一个成功案例。


(相关资料图)

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今年两会,林罡带来了《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加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股权监管》《关于建设全国性天气期货交易所》三项提案。

林罡认为,稳妥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对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坚持从源头入手、改革化险一体推进,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渠道,严格规范股权管理,对股东资质和持股情况进行穿透式监管,做好关联交易管理,防止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他表示。

此外,林罡建议,要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逐步构建不良资产市场统一监管框架,建立全国统一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持续做好地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工作。

对于当前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林罡认为,要建立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引导中小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找准发展定位,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提升经营能力,增强风险防范的内生机制,不断夯实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微观基础。

“分类施策、兼并重组已成为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和改革的主要方式,建议加大对改革重组银行风险处置模式的推广力度。”林罡说。

亲历四川银行筹建

林罡最关心的话题,也是他作为亲历者参与的重大课题。他所服务的四川银行,正是国内中小银行改革的范本之一。

事实上,囿于省内城商行小而散的特点,既不利于支持当地经济建设,也难以面对同业竞争,四川早有组建省级银行的想法。2016年9月,四川省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将推动四川发展组建“四川金控”和“四川银行”,且已进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阶段,并获得原则性通过。

次年2月,四川金控成立。作为省属国有金融控股平台,四川金控承担着“服务四川实体经济发展、助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三大历史使命,也是四川银行筹建工作的主角。

2020年9月9日,四川银行获批筹建,从提交申报材料到银保监会批筹仅耗时9天。两个月后,该行正式挂牌营业,高达300亿元的注册资本金也位居国内城商行之首。截至去年末,该行资产总额2472亿元,较开业时实现翻番,主动授信覆盖全省21个市(州)超7200亿元,累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400亿元。

启动“数字川行”建设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大部分银行转型发展的方向。

“四川银行自成立之初就立志走一条适合中小银行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将数字化融入发展的基因和血脉中。”林罡表示,不过现有的系统设施、数据质量要支撑全面开展数字化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展的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2022年,四川银行选择从“点”上突破,在数字化获客、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风控等重点领域优先落地,并在消费贷线上审批、线上获客活客领域取得一些进展。

其中,在线上获客活客领域,该行对接银联云闪付、公交地铁、新能源充电、社区物业等获客场景,新增线上Ⅱ类户34万户,新增手机银行25万客户、微信银行33万客户、快捷支付90万账户。

采访过程中,林罡透露,目前四川银行已全面启动“数字川行”建设,以数字化转型为方向,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进新一代信息科技工程建设,打造架构领先、数字智慧、生态开放、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金融科技体系。具体来看,一是在数字化经营领域,搭建重点领域的系统平台,丰富业务支撑;二是在科技支撑上,在业务赋能和基础支撑两方面构建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支撑;三是在数据支持上,通过夯实数据基础,为数字化转型做好铺垫;四是在组织保障上,落地敏捷开发模式,建设数据分析师人才队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