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些高中开展了拔尖人才集中培养试点,主要以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为筛选标准,很多家长不惜花大价钱买题提前训练,让孩子选拔成功。这种‘贴标签、开小灶’的培养方式‘急功近利’,对青少年的人格品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耗损,更有可能选拔的并非高潜能的战略人才。”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告诉《中国科学报》。
他表示,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人的脑结构、脑功能、智力、人格的发展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速率递减,人才越晚培养,越难成才,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拔尖人才不仅为时已晚,而且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人格品质等更是在0-16岁形成并固定。
“在当前我国出生人口、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和科技强国建设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科技拔尖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张新民认为,应当推动教育体系小中大一体化改革,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都应有战略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概念,从小建立潜能人才库,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他表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施建农团队通过实验发现,学校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博物馆、农场等建立共享教育中心,有助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本质和实质。
由此,他建议,从小学开始,学校既要有“班”的概念,也要有“群”的概念,让高潜能学生随班就读的同时,允许分层教学、课余自学及深入辅导等。学校教育应作为一个基础平台融合更多的社会教育、校外实践,包括学农、游历、科研学徒、企业实践等。
与此同时,张新民认为,应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普惠发展模式。战略人才储备体系的建设应借鉴我国乒乓球领域的经验,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形成全国的共识和荣誉感以及高普及率。学校教育是基线,而非上限,知识的积累应融入国家发展大势中,将大中小学课程与前沿科技、基础科学原理紧密融合,由浅入深、由表现及原理进行一体化设计,让不同潜能的学生“吃饱、吃好”。
此外,他建议,扩大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自主能力,在课堂教育之外,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层次的学习领域和具体内容;强化战略人才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培养,爱国科研信念是科技人才保持长期能动性的重要动力,应该尽早将这种信念根植于我国战略人才当中。
?
张新民。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