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十年亲历者说

我与研究生教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81年。那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次年,我顺利获得了学士学位,后来又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先后在高校二级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在高校研究生院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等。1994年,我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研究生教育评估机构,这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前身。

几十年来,无论工作如何变动,我的视线从未离开过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我既是研究生教育的亲历者、受益者,也是见证者和推动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最快的10年,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中国特色完整的学科体系。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学科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建立了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相对合理的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种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管理机制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如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自主设置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缩短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周期,从现在的10年一轮调至5年一轮等。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在学博士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一个国家的博士生教育是教育强国的主要标志。过去,很多优秀的博士都是海外高校培养的。10年来,教育部制定一系列重要政策,促进博士生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数据统计显示,10年来,我国累计授予博士学位60多万人。

不仅有数量,更要有质量,这些博士学位获得者已经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尤其为国家重大科研台建设、重大重点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统计数据显示,年来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均占三分之二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50%为在读研究生,超过30%为在读博士生。

当然,也要承认,目前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以追求卓越为目标,深化培养模式改革。

10年来,研究生教育领域有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政策,我都有幸见证并参与。以2014年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为标志,我国逐步构建了学位授予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20年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为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还参与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起草工作,这份文件首次鲜明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10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学位制度完善、学科体系完备、培养质量更高、创新能力更强、服务需求更准。面向未来,我们完全有底气和信心形成研究生教育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贡献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