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11:30,2022年全国高考首场语文考试结束后,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随之揭晓并受到广泛关注。当天下午,澎湃新闻注意到,“高考作文”“全国甲卷 难”“高考作文 红楼梦”等话题纷纷“霸占”了微博热搜榜。这几个话题下讨论的核心话题是: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有关《红楼梦》的作文题太难。
对于这道作文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陈志文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分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河北大学副校长过常宝都评价称,这道题的开放性很强,属于“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一类的题。
此外,陈志文还特别强调,高考命题难易度并不影响高招录取,更不影响教育公平,“对大家都是一样的,考生和家长不必焦虑”。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到底难不难?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是要求根据一段与《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有关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这段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该道作文题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对于这样一道高考语文作文题,不少网友喊“太难”。
这道作文题到底是不是太难?
陈志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道作文题是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中最具开放性的一个,根本没有命题,你自己命题。”
他指出,近年来,很多人一直在呼吁要改变“机械刷题”问题,高考应该多一些开放性试题。但开放就意味着灵活,灵活的题往往就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对有些考生来说,可以从多个侧重点来考虑,有多种不同的写法;但对有些学生来说,太灵活可能就会觉得有一定难度。
过常宝也指出,这道作文题的开放性较强。“网友说它难,可能是因为这道作文题的限制条件相对较少,且这类的题以前很少出现过;现在离开了某种指引和规范后,有部分学生可能觉得无从下手,挑战性较大。”
过常宝进一步分析道:“这道题比较开放,关涉到审美趣味,所以有见仁见智的成分;另外,它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又显得较为专业——大观园为元妃省亲而造,元妃省亲属于一项比较正式的皇家仪典,亭子的起名须符合这一大的文化背景,因此确实需要雅正一些。不管是从美学趣味性的角度,还是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对考生而言,都没那么容易。但这道题因为材料中有足够的提示,并且限制少,所以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考生从写作经验、美学体味、文化认知等角度来写都行。”
“大家不应该忘记,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一味追求高考试题容易,不仅违背命题科学与规律,也容易产生新的不公平,对高考区分度造成影响。”陈志文还特别强调,高考命题难易度并不影响高招录取,更不影响教育公平。分数线本质是根据高考报名人数最后确定的一个位次线,大家发挥好了,分数线“水涨船高”;大家发挥不好,分数线就低了,考生和家长不必焦虑。
这道“难”上热搜的作文题带来了哪些启示?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这道“难”上热搜的作文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它是否代表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某种趋势?
对此,过常宝向澎湃新闻表示,“这道作文题的落脚点放在了文化理解和个人感受上,较之于原来比较强调价值引导的题目,有一定的突破意义。但我认为,其中的试验意味较浓,能否成为今后的命题趋势,还有待观察。”
谈及这道作文题带来的启示,过常宝说,作文材料中提到的“翼然”二字有文人气质,“泻玉”二字的匠气相对重一些,而“沁芳”较为典雅,有富贵气,贾政认为它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但如果不考虑环境的话,“翼然”“泻玉”“沁芳”其实各有各的美学趣味,也体现了不同的学识修养水平。
他认为,这道题的启示是,如果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环境与目的,不同的美学趣味出发,对同一件事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但贾政认同了贾宝玉所起的“沁芳”二字,并且认为其“思虑周全”,从另一个角度又说明,做选择时还要尽量符合大的需求,根据需求会选出一个相对最优解。
此外,过常宝认为,这道作文题还启示考生及广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要多元化,要有一定的美学感受能力、语言感受能力,不能总按套路来写作文。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经验、个性感受,更注重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培养。对学生的长远来说,灵活开放的试题会比方向很明确的、条件很清晰的限制性题目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