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宫颈癌防控策略优化的关键点在于,要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增加前期投入,尽早在9-15岁低年龄段人群中引入疫苗。”在近期举办的“我国HPV疫苗试点进展与宫颈癌防控”主题研讨会中,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赵方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据研究文献《Estimated number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ancer of cervix uteri from 2020 to 2040》介绍,宫颈癌已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同时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2020年估计全球有宫颈癌患者604,127例、死亡341,831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宫颈癌负担国,2020年,中国约有10.9万新发病例,5.9万女性因宫颈癌死亡,约占全球发病和死亡总数的20%和16%。

2020年11月,WHO正式启动《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以下简称《全球战略》),明确通过疫苗接种预防、定期筛查、及时干预治疗的三级防治路径,推动全球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2023年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积极推动HPV疫苗接种”的要求,以加快推进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


(资料图片)

在HPV疫苗供应方面,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杜珩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以政府为主导的HPV疫苗接种项目,可推动疫苗市场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促进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则可从根本上解决疫苗质量、供应和价格问题。

转变宫颈癌防控策略迫在眉睫

《全球战略》中提出,在2030年之前各国15岁以下女孩HPV疫苗接种率达到90%的目标,中国也全力支持这一全球战略。通过为9-14岁女孩接种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并配合宫颈癌筛查和治疗,宫颈癌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全面预防和消除的第一个癌症。

赵方辉表示,为实现全球消除宫颈癌的战略目标,中国会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 “我国宫颈癌发病数量较大,2020年,中国有10.9万新发病例、5.9万死亡病例,占全球总数五分之一。如果我国的宫颈癌病例无法消除,全球都会受影响,因此,中国消除宫颈癌会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

赵方辉介绍,2020年前,政府在疫苗接种领域基本没有投入,筛查覆盖率不及50%,医疗资源大多被消耗在宫颈浸润癌治疗领域,部分病例医疗费用高达数十万。“如不改变该状况,我国非但难以消除宫颈癌,到本世纪末,宫颈癌发病率还会上升至3倍。”

因此,赵方辉认为,我国宫颈癌防控策略优化的关键点在于,要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需要在2021-2035年扩大宫颈癌预防方面的经济投入,此举可显著降低2036年及以后宫颈癌防治总费用。同时,需尽早在9-15岁低年龄段人群中引入疫苗。

2020年8月,我国首个政府主导的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启动。2021年3月,我国启动健康城市创新试点工作,鼓励参与试点的各城市根据自身情况,研究开展以政府为主导的HPV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首批15个城市中,已有9个城市正式启动HPV疫苗免疫规划项目。“很多城市的试点都产生了良好效应,如济南、成都、无锡等地,相关工作被视为政府为民众办实事的一项工作,得到好评。” 赵方辉介绍。

同时,赵方辉也认为,各个城市在筹资模式、协作模式上也已进行诸多探索。“此后,多个城市以及广东、福建、海南、西藏等省份都相继开展HPV疫苗免费接种。我们应及时传播前期健康城市试点的工作经验,更好引领HPV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扩大。”

政府主导优化HPV疫苗供应

关于中国HPV疫苗的市场情况,IQVIA艾昆纬管理咨询总监柴研介绍,自HPV疫苗在中国上市至今,接种量逐年攀升,这与HPV疫苗各地免费接种试点项目的开展密切相关。“一方面,试点项目有力提升了消费者对HPV疫苗的认知,助推市场增长;同时,也直接提升小年龄段女生的接种率,撬动企业最难触达的细分市场;此外,还在市场中形成更为广泛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科普宣传效应。”

然而,在疫苗接种量逐年攀升的同时,当前疫苗接种分布尚存较大不平衡。据柴研提供的数据,中国9岁-45岁年龄段,适宜接种女性人口数量为3.2亿。而从地域来看,一线城市接种率较高,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接种率相对较低。从年龄角度看,受技术和传播因素影响,16-26岁女性接种率相对较高;但对于预防效果更好、接种迫切性较高的9-15岁低年龄段女性,其接种率却仍然较低;27-45岁女性接种率还有较大空间,这部分人群消费力较强,是一个较为确定且较大的存量市场。

“对于9-15岁低年龄段人群,不接种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家长认为没有必要,二是家长认为接种疫苗负作用较强。而从另一数据来看,有40%的家长认为,将在一年后进行疫苗接种,有意愿性但迫切性不足。但对9-15岁低年龄段女性而言,其接种必要性较强,从疫苗接种角度而言,越小年龄进行接种,人群保护性越高。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动较低年龄阶段女性完成相应接种。”柴研强调。

关于HPV疫苗供应情况,柴研介绍,国内有两家公司可以生产HPV疫苗,每家总产能高达3000万支/年,但目前两家公司产能都并未开足。据初步预测,2023年,我国二价苗需求为1亿支,从理论情况而言,若两家厂商开足马力,可以在近几年满足多数消费者对于二价疫苗的需求。“以此为基础,预计2025年后,我国将迎来宫颈癌疫苗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市场将从存量市场向增量市场过渡。届时,多款国产疫苗将陆续上市,大幅改善我国宫颈癌疫苗整体供应情况,提高疫苗可及性。”

对于疫苗供应问题,杜珩指出,以政府为主导的HPV疫苗接种项目,可推动疫苗市场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做产能布局和安排,如政府不引导,企业会只关注商业市场,将产能留给高价疫苗和有更高支付能力的人群,不会优先考虑重点的9-15岁人群。

同时,杜珩认为,促进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则可从根本上解决疫苗质量、供应和价格问题,政府主导疫苗公共市场,可以让企业有稳定的大宗订单来源,进而有信心扩大产能,为保障大规模生产供应,也更愿意在质控上投入更多研发和人力资源,提高产品效益。而政府和民众也可以从此获益,得到质优价廉的宫颈癌疫苗。

2022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HPV疫苗立场文件,正式推荐单剂次程序,单剂次接种程序可以提供2~3剂次相当的保护效果。世界范围内,已有国家率先响应该建议。2022年4月,英国疫苗接种和免疫联合委员会(JCVI)建议将14岁及以下儿童的HPV疫苗接种程序从2剂改为1剂。2023年2月,澳大利亚政府也将常规免疫规划中的HPV疫苗免疫程序,由2剂次调整为1剂次。

对此,杜珩援引的相关卫生经济学研究估算结果表示,第二针接种所需要的总成本可能是第一针的数倍,甚至更多,因为除多支付一针苗成本外,还需另花成本使受众者按时接种第二针。根据WHO推荐,在保护效果相当的情况下,采用单剂次免疫策略,可将之前用于接种第二针的资源,用于扩大疫苗免疫年龄段,从而预防更多宫颈癌发生。

“单剂次程序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政府必须精打细算,才能将有限的疫苗资源与地方财政用到最需要保护的人群上。”赵方辉认为。

根据相关研究测算,在现有疫苗资源条件下,若为获益最高的14岁年龄女性接种两剂次,每投入1美元的卫生费用,将为社会带来7–14美元的收益。但如只接种一剂次,就可将省下的一剂分配给20岁年龄女性补接种,使得接种率进一步提高,加快宫颈癌发病率的下降速度。在该策略下,社会每投入1美元,将会获得19–37美元的收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