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厉广辉没有时间在山东济南久待,又赶到了200公里之外的山东菏泽市郓城县李集镇。这里是他挥洒智慧的新战场。在李集镇,厉广辉拥有多重身份:他首先是挂职干部—李集镇第一镇长;同时,他还是山东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博士,擅长芦笋和花生遗传育种与栽培。但他更看重的是科技特派员身份,肩负着山东独有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以下简称科特派共同体)在当地的深度落地与模式探索。

在科特派制度推行了20年之后,如何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需求成为当务之急。而科技大省山东一直在探索,科特派共同体便是山东给出的答案之一。

把七大力量拧成一股绳

科技人员携带技术、成果、资金等深入一线创新创业,解决“三农问题”,这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本义和初衷。但目前,科技特派员往往势单力薄、缺少激励,特别是缺乏利益共享的具体办法,因而科技特派员常常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时候,需要制度为他们撑腰,科特派共同体应运而生。

科技特派员与企业签订协议,破除“旱涝保收”和“义务劳动”,实行项目酬劳制度,同分享、共进退。这既是科特派共同体的要求,也是身为科技特派员的高尚与东营伟晟农科公司签订的“利益共同体合作协议”中的明确规定。该协议指出:在科技特派员参与的项目中,按照毛利率的20%为标准向科技特派员结算酬劳;若无收益或收益为负,则无酬劳分配。

在李集镇,厉广辉创办了实体化运行机构——郓城芦笋产业技术研究院并担任法人,此举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在此平台统筹协调下,企业提出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提供科研经费,科技特派员通过“揭榜挂帅”参与技术攻关;政府塑造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政产学研金服用”七大力量拧成一股绳,瞄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上述案例揭示出科特派共同体的某些共性特色,即科技特派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吸引众多关键要素参与其中。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科特派共同体于2020年12月28日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成立,由山东省农科院牵头组建,聚集省内“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要素主体60多家,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各要素资源,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利益链四链融合的工作推进新机制,实现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支撑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集团军”深度介入产业链

从高校辞职创业后,胡风杰携技术创业,将农业废弃物“吃干榨尽”,每天将提纯天然气输往工厂、家庭。但好景不长,非专业出身的胡风杰一度被“运行负荷低、产气量低、固液分离效率低、沼液无法有效利用”等痛点“卡住了脖子”,由此造成了二次污染。自己也从一家环保企业,变成了“被环保治理的对象”。

此时,来自公共卫生、重大疫病防控、农业环境、有机肥等战线的科技特派员齐心协力,分工协作,胡风杰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科特派共同体的制度设计下,身怀绝技的科技特派员瞄准乡村振兴中的某些痛点,却不再单打独斗,更多地以“集团军”的面貌出现,深度介入整个产业链条,打造了一批全产业链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牛肉消费国,而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济宁两市的鲁西肉牛是中国牛肉产业版图中的一张王牌。如何推动鲁西肉牛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在科特派共同体的统筹下,30余名科技特派员对接5家龙头企业,60个养殖合作社、50个养殖专业村,打造产业链条完整、县域分工合理、种群结构优化、品牌优势突出的肉牛产业集群。

通过制度将科技特派员与产业、企业的利益捆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结果便是双赢,同时也对科技特派员的视野、水平提出了高要求。

在李集镇,厉广辉为当地引入了国际化平台。他推动山东省农科院、美国沃克兄弟公司和郓城久源农科公司联合成立了中美芦笋联合实验室,与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成立了中波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他推动申报2021年度菏泽市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引进聘用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两位外籍专家,引入国际芦笋协会委员、美国沃克兄弟公司陈文静博士为科技顾问,为郓城芦笋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科特派共同体聚焦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三大战略需求,而在此平台下,越来越多的科技特派员将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到了市场主体和农民兄弟的心坎里。

创新创业的春天来了

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推进措施等问题曾长期困扰着科技特派员群体。对应的现实是很多地区没有科技特派员的固定组织机构,科技特派员只能是兼职,创新创业服务属于自发行为,科技特派员也只能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

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在乡村振兴巨大的人才需求面前,上述问题需要破解,而科特派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方案。

去年3月初,《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其中的激励措施让人眼前一亮:《办法》从科技特派员推荐挂任县区、乡镇或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副职、遴选人员基层服务、在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单列名额、支持科技特派员参与科研项目实施和参加科特派共同体等方面进行了正面激励。

此后,《关于进一步激励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再度加码。《措施》从加大科特派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强化科特派工作实绩奖励、鼓励科特派扎根基层创办企业、优化科特派发展环境四个方面,创新性提出了15条激励措施。

可以说,这些政策、措施鼓励科技特派员将论文写到大地上,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春天已经来了。

记者了解到,2022年,山东将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新格局,吸收“鸿雁”“头雁”“归雁”科技人才加入队伍,同时从服务一产向二、三产业拓展;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员分配收益制度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许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员转化科技成果,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

如今,在齐鲁大地上,25名科特派共同体个人或团队会员,与基层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建立起了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加速了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山东拥有10多万个行政村,以及大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民,他们的科技需求旺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也在呼唤更多高水平科技特派员的加入。

科特派共同体是新型平台。按照官方定位,科特派共同体是乡村振兴人才的集聚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集聚地、解决一线“卡脖子”技术的新平台、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的新平台、创新创业的新高地。科特派共同体被时代、被政府寄予了深深地期望。

在希望的田野上,科特派共同体也渴望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记者王延斌通讯员尹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