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4月13日电题:“洋大白”助力上海抗疫:疫情之下没有“老外”“老内”之分
中新社记者 李纯
“我很爱上海的,我的心一大部分现在是在上海的。”在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的一栋居民楼前,中新社记者见到了一身“大白”的白克莉(Cristiana Barbatelli)。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她已经在上海生活了40年,讲起中文也带有一点沪上口音。
20世纪80年代,白克莉来到上海,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银行工作。后来她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为来上海投资的意大利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谈及对中国的印象,白克莉直言“爱中国”。“我觉得中国人对人、人和人的关系特别的好,大家对我很欢迎,我也是特别喜欢跟大家打交道。”
上海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白克莉来到社区报名参加居民志愿者服务。“我知道我是‘老外’,但是因为我在意大利也是做志愿者的,如果(居民需要)有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我想帮帮别人,这个是应该的。”
3月31日,白克莉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如何穿脱防护服、怎样与居民沟通、介绍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等等。4月1日,志愿者们正式上岗,这也是社区正式封控的第一天。
据社区居委会介绍,每名志愿者都有自己的岗位,例如在楼组内或是居委会办公场所;分工也有不同,包括协助进行核酸检测、分发抗原检测试剂、帮助老人配送物资、清运住户生活垃圾等等。志愿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白克莉就是其中一员,她的工作通常都是“力气活”。“因为这几天大家都在家里不能出户,这样的话有一些人,比如上年纪的人,他们收到什么吃的东西,我就给他们送上去。”
此外,每天都有专人在固定时间统一回收各楼栋的生活垃圾,白克莉要在此之前将全楼住户的垃圾袋提到楼洞口。见到中新社记者前,她正在做这项工作。“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但又是很重要的东西,为了大家的生活能好一点。”
据介绍,这一社区42%的居民都是老年人。有时候,白克莉还会帮助上年纪的住户下载手机应用程序。但她坦言,这些新的科技产物,“我这个年龄的人不是那么熟悉”。“我在家里可能很早就起来学,学好了就可以给别人解释怎么用。”
从意大利语到中文,从普通话到上海话,语种方言的差异或许会产生沟通不畅。但白克莉认为,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友谊超过语言”。居民与志愿者彼此都是诚心诚意,“人和人的关系胜过什么语言,只要有心”。
就在采访的前一日,社区安排早上8点开始进行居民核酸检测。担心邻居们不知道安排或是没有起床,白克莉会先放一些音乐,然后再去楼里喊大家下来。“有一些人有点怕的,有一些人可能还不知道(要做检测),要和他们多说说话。”
也正因此,居民们一下子都认识了白克莉。很多之前不熟识的邻居也与她成为了朋友,表示疫情结束后要来拜访她。“这个是最简单、最好的、最美的感觉。”白克莉说。
至于每天的志愿者工作时长,她说大约是一两个小时。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却说不止于此,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需要志愿者们时刻做好准备。例如,社区封控后的第一批生活物资是在晚上9点多抵达,包括一些蔬菜。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到达各自岗位,一家家上门“送货”,结束工作时已是晚上11点。
“我非常感谢我们的志愿者,尤其她是我们的国际友人,在这样的一种非常时期都在为我们服务,我非常地感谢。”就在记者采访当天,社区居民郑老先生接到了白克莉送去的一箱生活物资。他表示,很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他们解难纾困,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很令人感动。
此前,上海市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全域静止状态,目前全市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行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白克莉认为,这样的防疫管理举措,并不像外界一些观点所说是“没有自由”。“因为有疫情,我们是应该这样做的。”
而对于网络上流传的“外国人不是外人”这句话,她也表示,疫情之下,没有什么“老外”还是“老内”之分。“我会善用这段抗击疫情的经历,因为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每一天我们都应该做得最好,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困难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