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天下商家苦外卖平台久矣”道出了多少外卖平台商家的心声。
由于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家外卖平台此前粗放的收费模式,在高昂佣金的支配下,不少商家产生了一种为平台打工的无力感。但随着两家平台精细化运营的展开,平台上的中小商户或将从中受益。
过去一周,美团外卖、饿了么两家外卖平台悄然调整了商家佣金,并在国内部分城市展开试点。以美团外卖为例,此前的平台服务费(俗称“佣金”)细分成了技术服务费和履约服务费,技术服务费有固定佣金,而履约服务费将根据距离、价格、配送时段三个因素浮动收费。这部分费用将采取阶梯计费模式,配送距离越远、订单价格越高,费用就高,反之则低。饿了么调整后的收费模式与美团类似。
据外界报道此举落地后,有的商户月省2万。佣金调整近一周,《IT时报》记者调查了多个外卖平台上的商家发现,因为费率调整,的确有商家收获明显感知,外卖成本降低,但也有商家表示成本不降反增,还不如不调整。
记者发现,尽管平台对佣金的内容进行了细分,但收费不透明依然是横亘在平台和商家间的最大痛点。
费率调整后,竟比之前贵了
河北董先生经营着一家连锁餐饮店。5月18日下午,他发现美团外卖商家界面的收费一栏较此前出现了微小变化,仔细一算,竟比外卖平台宣布调整费率前的成本还高了几毛钱。“目前只有美团外卖调整了费率,饿了么暂时没有变化。”董先生向《IT时报》记者展示了费率调整后的订单。记者看到,顾客实际支付20.8元,扣除1.12元技术服务费和2.64元履约服务费以及董先生自己支出的3.2元配送费,系统显示董先生这笔订单预计收入为13.84元。“这一单属于客单价较低的‘保底单’,按照之前的规则,无论客单价多低,美团外卖都会收取3.5元的平台服务费,现如今,平台服务费变成了技术服务费和履约服务费,一共加起来要扣3.76元,反而比之前高了0.14元。”董先生说。
记者从美团外卖方面了解到,技术服务费主要包括商家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商服及客服服务、IT运维等服务费用,按固定比例收取。履约服务费,则主要用于支付骑手的工资、补贴、人员培训管理等费用。
据了解,董先生的餐饮店外卖客单价大多在25元左右,支持的配送范围是方圆2.5公里。在费率调整前,美团抽佣金18%,不过,记者发现,尽管已经被平台扣除了包含骑手工资在内的履约服务费,但董先生依旧为这笔订单额外支付了3.2元的配送费。
早在费率调整前,董先生曾接到过一个大单。顾客实际支付了近220元,扣除自家15元的活动支出及18%佣金再加上平台给的满减补贴,董先生实际到手不到180元。
提及此次费率变化,董先生直言:“如果不是自己仔细看,这些微小的变化很难被发现。一单多几毛钱虽然也可以承受,但费率调整对我家饭店带来的‘福利’确实不明显。”
受益商家:一单成本降低2%
尽管有人叫苦,但也有商家在外卖平台费率调整中获益。
某盖浇饭店铺的陈老板在上海某家美食汇中拥有一家不大的餐饮摊,陈老板告诉记者,外卖平台的费率调整后,成本价确实有所减少。“此前感觉利润被压缩得非常明显,平台拿走了大部分收成,但改变后有了些微薄的变化。”陈老板向《IT时报》记者展示了一张保底的订单。在费率变化以前,一份30元左右的订单,扣除商家活动支出,平台会收取5.5元的服务费,最终商家到手的金额为21.49元。
费率改革后,同样是一个客单价低的保底订单,平台扣除的技术服务费与履约服务费的总和共计为5.1元,较之前少了0.4元,占这单收入约2%。“虽然每单只减少几毛钱,但作为商家已经感觉很好了。如果订单金额大,或许到手的钱也会变多。”陈老板盘算,他的店大多以堂吃为主,外卖平台的订单大多客单价在30元左右,如果一单能降低0.4元成本,以一天50单计算,每天的成本至少减少20元。
美团外卖方面人士表示,履约服务费只在商家选择美团配送时才会产生。这意味着,如果商家选择自配送或者第三方配送,则没有履约服务费这一项。
平台收费依旧是“薛定谔的猫”
目前,无论是美团外卖还是饿了么,费率调整策略试点仅仅过去一周,商家的感知尚不明显,仍需持续观察。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采访中,无论是商家还是骑手、消费者,三方想要得到的无非是平台给出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收费标准。事与愿违的是,外卖平台计费系统的用户界面依然复杂,使得商家和骑手仍觉得自己“被困在系统里”。《IT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商家、骑手、消费者都无法详细、深入地了解平台的规则内核。
以商家为例,美团外卖对美团专送和混合送的商家给出了不同的收费规则。《IT时报》记者在两张不同的配送方案订单中看到,专送与混合送商家的技术服务费和履约服务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
比如,美团专送的技术服务费佣金比例是7.2%,保底为1.32元;美团混合送的佣金比例为5.8%,保底为1.04元。在履约服务费方面,根据不同的距离和时段,平台也给出两种不同的配送方案,相比之下,美团混合送的商家被平台扣除的费用更多。
至于基于何种依据提出上述调整,美团外卖方面没有给出明确回复。记者发现,即便外卖平台将所谓的平台服务费拆分成技术服务费和履约服务费,在不少商家看来,他们依旧难以算清这笔账。
在社交平台上,一位商家分享了自家5月19日的一笔交易,订单显示,该商家最终收入4.87元。出于无奈,他晒出订单向同行求助,请大家帮他算一笔账。该商家秀出的订单共计22元,包括餐食和打包费,顾客实际支出26元,扣除商家活动支出10元、技术服务费1.12元、履约服务费6元,最终商家收入4.87元。“我们哪算得明白。”董先生说道:“为了获得更多的曝光度和排名,商家必须要做红包、满减和折扣商品等活动,几项活动加起来规则复杂,很容易算错。”做了三年餐饮,董先生至今无法对所谓“保底单”的规则道出一二,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被动地被平台扣款。《IT时报》记者从一位外卖承包商处了解到,除了商家之外,外卖的承包商、配送商也是平台高速运转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了让配送商、承包商与平台共同实现互利共赢,平台不得不制定一些策略让配送商、承包商获利,另一方面,为了成为平台长期的合作伙伴,配送商、承包商不得不通过制定更为苛刻的KPI要求骑手和商家,以达到某种平衡。
目前来看,平台收费不清晰、不透明将是商家、骑手、平台、配送商、消费者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博弈点之一。